据美国国防部官方发布的消息称:美国军方在夏威夷的考艾岛太平洋武器试验基地进行了一次通用型高超音速滑翔体(C-HGB)的发射与飞行测试,试验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与此同时,有相关的实验照片和视频在网上转播。
这次试验的高超音速滑翔体准确地撞击了预设目标,美国的导弹防御局对该滑翔体的飞行过程进行了监控,并采集了相关数据,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研制高超音速滑翔体,就是在研发高超音速导弹,这种导弹不同于按照预定轨道飞行的普通弹道导弹,它的弹道十分不固定,能够在大气层上边缘进行滑翔飞跃,被称为滑翔弹道或者钱学森弹道,面对这种特殊的导弹,反导系统几乎无法拦截。
其实,美国早在2011年便开始了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制,当时被称为AHW,但是却在2014年实验失败,接下来便没有了下文。2019年三月份,美国的陆军部长以及陆军总参谋长便要求在2023年财政年度之前加快对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制和交付工作,他们的目标是在2023财年之前获得高超音速武器。据美国海军研究协会网披露:美国海军打算在装有弗吉尼亚载荷模块的弗吉尼亚潜艇上装备常规快速打击的高超音速武器。美国空军在2017年便开始了高超音速常规打击武器(简称:HCSW)项目,其导弹的弹头便是在通用型高超音速滑翔体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但美空军发言人安·斯特法内克却在前不久表示美国空军已经取消了HCSW计划,因此,美国空军到底会不会装备高超音速武器便成了一个未知数。
由此可见,美国陆海空三军在曾经或现在都有研制并装备高超音速武器的想法,而这次试验的飞行器应当是能够被陆海空三军直接或是稍加改进后使用。本次试射便是美国陆军和海军联合进行的,与此同时美国的导弹防御局也在和陆海两军紧密联系,旨在加快对高超音速滑翔体的研究。
中国在2019年的国庆阅兵中,第一次展示出了高超音速导弹——DF-17,这种导弹属于反介入、拒止导弹,因速度高,弹道不固定,难以拦截,所以对海面上的战舰威胁极大。DF-17的服役标志着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制方面已经领先世界。美国之所以突然加速对高超音速滑翔体的研制,和这个恐怕不无关系。
其实,不只是美国,东亚地区的日本在2018年也开始了研制高超音速导弹。按照二战后对日本的规定以及日本国内的宪法,日本是不允许拥有这种明显攻击性的战略武器的。但日本却在这个上面咬文嚼字起来,称是出于防御目的来研制这种武器,主要被应用于所谓的"离岛夺回"作战,射程只在300公里左右,但有相关人士表示其实际射程可能达到了1000公里。
2019年日本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制经费只有几十亿日元,到2020年经费可能会增加至100亿日元,但这些投资对于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制来说依然是微不足道。目前日本想要开发这种武器困难重重,日本没有风洞,无法进行风洞试验,进行大气层试验的时候也很容易被其他国家察觉。从政治角度来考虑,在亚太地区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美国能不能容忍日本开发这种极具威胁性的武器还不一定。
从这次美军试验高超音速滑翔体的事件能够预见的一点是,在将来还会有其他国家(俄罗斯、印度等)加入对这方面的研究。